欢迎访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标准官网 登录  |  注册
中农立华、长青股份、广康生化、利民股份公布2024年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公司公告

中农立华

中农立华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105.96亿元,同比增长1.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3.14%。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举措包括:

1.作物健康业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开发和引进新产品,升级和完善产品解决方案,加快服务中心建设。一是聚焦核心产品,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解决方案,“中农鼎粮柱”推广面积同比增加70%以上;二是加强新产品的引进和推广,2024年共引进20多款新产品,埃柯弗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70%,具备大单品潜质;三是强化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加快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技术服务帮助种植户解决作物种植难题。 

2.化工业务降本增效创新经营模式采用聚焦策略,降本增效,创新经营模式。一是聚焦大单品和大客户,搭建快速分销平台,聚焦供应商,提升核心供应商合作占比;二是加强货物出入库管理,严控物流费用,提升效率;三是创新经营模式,深挖产业链,产品运营向项目制转型。 

3.联销业务提升服务价值加强合作,提升服务价值,提高服务效率。一是加强客户合作,深挖业务增长潜力,全年新增4个业务区域;二是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增值服务,提升平台服务价值;三是优化仓库布局,调整物流线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 

4.国际业务持续打造品牌形象聚焦市场,持续自主品牌商业化,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一是持续聚焦市场,尤其是重点地区市场以及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逐渐提高;二是通过不同途径展示立华国际全新品牌形象和公司综合实力,宣传全新品牌理念,并通过自主登记商业标签设计,在终端市场统一产品品牌形象;三是与核心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建立重点产品运营模式,提升供应链效率。

长青股份

2024年,长青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35.24亿元,同比下降2.49%;归母净利润亏损1.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311.39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2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8579.6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亿元,上年同期为-9228.0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着手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紧盯市场销售,自营出口实现增长。2024 年农药市场行情严峻复杂,市场需求整体疲软,面对种种不利局面,外贸销售人员分市场、分批次主动走出国门,多次分赴北美、南美、欧洲、非洲等地了解终端农药库存,与客户洽谈市场需求,规划海外重点制剂市场的产品登记,加快海外市场登记步伐,抢抓订单,优化产品结构,2024年自营出口实现销售122,081.02万元,同比增长8.56%。2024年,国内农药市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销售人员紧盯客户需求,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变化,适时调整产品价格,采取产品捆绑销售等方式,抢占国内市场份额。 

2、强化安全生产,生产装置稳定运行。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认真做好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围绕三个原药厂区开、停装置组织隐患排查,落实责任,保证了生产装置的平稳有序运行。继续强化环保设施现场管理,提高三废综合利用率,有效降低环保设施运行成本。公司积极有效组织生产,结合市场变化合理调配产能,制剂产能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2024年共生产制剂15,939.40吨,同比增长38.49%。 

3、重视生产调试,沿江厂区陆续投产。2024 年,公司积极推进长青南通精异丙甲草胺车间、长青湖北噻虫嗪车间的生产调试,解决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品品质、产能、成本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沿江厂区重点围绕腾退搬迁新装置的生产调试开展工作,专门成立了生产调试工作小组,各部门通力合作,认真落实试生产实施方案,截止报告期末,沿江原厂区已全面停产,新厂区车间陆续投入试生产,沿江新厂区的顺利投产为公司未来的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4、优化绩效考核,促进公司提质增效。2024 年,公司以降本增效为核心开展内部管理工作,持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各厂区重点从产量完成率、成本控制、利润指标、产品质量、定员定岗、资产利旧等方面强化考核,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投资成本。为增强投资者信心,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提高管理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0,717,831股,回购的公司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公司2025年将通过全力推进沿江厂区腾退搬迁项目产能的有效释放,促进提质增效,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提高销售额,抢抓节本降耗,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年度利润目标的实现。


2025年一季度,长青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7.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8.97万元,同比增长11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21.72万元,同比增长77.77%。


广康生化

2024年,广康生化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4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8.13万元,同比增长15.33%。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公司秉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以产品自主登记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公司产品销售全球化。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了重点产品的全球登记与布局,成功完成甲氧虫酰 肼原药的欧盟等同登记,进一步拓展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准入范围。同时,公司在巴西、墨西哥、加拿大和柬埔寨的原药和制剂登记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中。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持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实现显著增长,销售额达到约7.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15%。公司积极参加ACE国际农化产品展览会等国内外展会,持续拓展境内外新客户资源,报告期内成功开拓原药新客户2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4%;拉动新客户销售额约3,1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公司在巩固原药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启动了“原药与制剂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报告期内,公司设立下属制剂销售公司广东融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完成了制剂团队的组建工作。公司依托自身核心资源,对融康生物的制剂业务进行了全面布局,覆盖全国10个省份。围 绕公司原药优势,融康生物重点开展核心制剂产品的布局,成功开发了包括甜菜除草剂、联肼系列杀虫剂、克菌丹系列杀菌剂在内的12个核心制剂产品,覆盖柑橘、大田、甜菜等作物。此外,公司还启动 了64个制剂产品的登记工作,为公司未来在制剂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5.16%;归母净利润1710.95万元,同比下降3.17%;扣非净利润1482.24万元,同比下降9.58%。


利民股份

2024年,利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2.37亿元,同比增长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5.76万元,同比增长3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18.23万元,同比增长12.52%。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强化生产与技术革新,稳固质量与成本优势。2024年,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改造与成本降低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实施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优化措施。重点核心产品的质量与产能均实现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连续流法三乙膦酸铝生产工艺”与“气相法全流程连续化草铵膦生产工艺”两项核心技术,成功入选农药行业绿色低碳工艺名录;“利民领护”荣获全国植保市场杀菌剂最具爆发力品牌产品奖,“威远多彩”成功入选《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名单》。 

(2)构建市场营销新生态,增强品牌与服务竞争力。2024年3月,公司以代森锰锌产业发展论坛的召开为契机,全面启动市场营销新生态构建计划,有效推动了重点客户的业务拓展,实现了整体业绩的稳步增长。在国内植保业务领域,公司围绕“依托自身原药优势,打造卓越终端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市场启动会、省级植保会、药效观摩会等系列市场活动。全年共举办活动1,125场,实现了品牌形象的统一管理与高效传播。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品牌建设,积极拓展巴西、欧洲、美国、越南、泰国等国际市场,通过实地走访及参加展会,与海外客户深入沟通,精准传递品牌价值,脚踏实地推进国际营销工作,积极搭建海外平台,上海谷新已完成经营资质 办理,具备了业务开展条件,拓展了公司业务出口渠道。顺利完成南美洲、北美洲、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国家的登记方案。2024年,公司新获得国际授权登记证255项,自主登记证19项。 

(3)优化研发战略布局,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公司加速研发平台建设,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于2024年10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菌种性能、生物合成 效率、酶催化能力、产品纯度及生产经济性,推动了生物合成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彦智创创制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 AI+农药创制研发的新思路,11月,生测实验中心正式运营,今年与巴斯夫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与上海植生优谷、厦门昶科生物、成都绿信诺生物等科技公司签署 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型RNA、噬菌体、新型小肽生物农药等产品的创制研发。2024年,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多个项目已形成技术储备。 在项目落地方面,500吨环磺酮、2,000吨精草铵膦两个新项目均顺利达产,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组鉴定,公司“气相路线-多酶定向连续合成高光学纯L-草铵膦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开发的新技术路线创新性强,绿色环保,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氟吡菌酰胺项目成功获得投资项目备案证;环磺酮酸项目完成了工艺优化,具备了项目建设条件;生物发酵产品领域实现了多产品柔性化生产模式转化,进一步提升了该类产品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 

(4)推进管理变革,激发组织活力与能力提升。公司优化国内植保业务区域划分,压缩管理层级,精简管理人员,有效提升了业务效率。公司成功上线了新的OA、费控、CRM、ERP、SRM、HR六大信息系统,实现了公司信息化系统与组织机构管理流程的全面统一。

(5)聚焦社会责任,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号召,将ESG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5月,公司召开了ESG工作启动会;7月,发布了首份ESG报告,公司构建“董事会ESG委员会-集团管理层-各职能中心”三级治理架构,实现全球标准与中国实 践的创新融合;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指标体系纳入关键部门绩效考核。2024年,ESG评级从BBB 提升到A级,展示出公司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效。2024年,公司进一步健全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级安全职责,调整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全年公司共召 开安委会4次,形成33项工作决议(27项完成,6项持续推进),共开展安全培训1,183次,参训员工33,318人次,通 过事故案例分析、“设备与安全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了安全生产的稳定进行。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