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标准官网 登录  |  注册
驱鸟剂:刚性增量小赛道正火热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标准官网
以下文章来源于农资与市场官微 ,作者于平平
与其在大赛道拥挤,不如在小赛道扎根深耕。
近年来 ,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爱鸟护鸟普法教育宣传活动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人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和力度逐渐增强,鸟的种类、种群数量也随之急剧增长。不少鸟类规模性地刨食大田作物种子及啄食成熟的经作果实,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给农作物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逐渐演变成鸟害,且越发猖獗,上升到必须防控的地步。在此背景下,驱鸟剂的市场需求也被进一步打开,成为企业在存量市场下破卷,争相布局竞逐的细分刚性增量小赛道。
从 2020 年开始,驱鸟剂归为农药管理范畴,但是也应该看到,驱鸟剂市场面临着适用性、合规性等痛点待破解。如何科学、合规、合法地进行农业驱鸟,实现与鸟类的和谐共生?企业又如何做到安全高效地驱鸟,实现稳步上量,进而锻造品牌?为此我们进行了一场深度调研,以期挖掘和展现这个热门增量小赛道的挑战与机遇,为即将或已布局的企业带来些许借鉴。

农业鸟害高发

众所周知,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与使者,担负着种子及营养物的输送,参与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无机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有 1 万余种鸟,中国有 1400 多种,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态环境,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国人爱鸟护鸟意识的提高,打鸟、捕鸟行为受到限制,鸟的种类、种群数目急剧增长。不少鸟类规模性地刨食农作物种子、幼苗,啄食成熟水果作物等,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给农作物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逐渐演变成鸟害,且呈现出高发的态势,上升到必须防控的地步。农户想要保证收益,就必须有效地驱鸟。
目前危害农作物的鸟类主要有喜鹊、野鸡、麻雀、灰鸽、野鸭、山雀、白头翁、斑鸠、乌鸦等。主要危害的农作物有大田的春玉米、春花生、春大豆、直播稻、高粱、向日葵、谷子、油菜和经作的葡萄、苹果、梨、西瓜、甜瓜、辣椒、番茄、樱桃、桃、人参等作物。
大田作物危害最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是鸟儿繁殖的季节,作为鸟害的高发时节,这是大田农户最头大的时候。每年 4 月中旬以后,北方如玉米、花生、黄豆,南方春播水稻等作物都要开始播种了,可是播种以后让农户糟心的事情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刚播种的种子常会遭到一些鸟类来偷吃。
莱州市源浓农资农艺师张希武透露,鸟类在北方大田主要为害春播的玉米、花生,以啄食种子为主。如莱州春玉米播种后,很容易遭到野鸡、喜鹊、乌鸦等鸟类的啄食,导致出苗不良或幼苗死亡,造成减产的同时也加大人力成本。
沂水县瑞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岩也表示,临沂春花生播种以后,在白天就常有喜鹊、野鸡来偷吃,它们会把地膜啄破,把种子叼出来,啄烂。同时鸟类不光是爱吃这些播种的种子,即便是发芽长苗了以后,也爱来破坏,只是啄出来,也不吃掉,导致幼苗被晒死,补种费工费时。所以现在很多农户,对于花喜鹊是恨之入骨的。还有就是小麦、谷子、高粱等作物成熟时期也会被鸟类取食,造成减产。
果园也是重发区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卫风·氓》这首先秦歌谣,就从侧面反映了果园的鸟害问题,从古到今都是存在的。大田之外,西瓜、樱桃、桃、葡萄、梨、杏等具有芳香气味的果实,也是鸟类喜食的对象,因此果园也是鸟害的重发区。
据了解,目前对果园危害较为严重的鸟类主要是一些杂食性的鸟雀,其中北方地区主要为喜鹊、灰喜鹊、麻雀、乌鸦、斑鸠以及红嘴蓝鹊等。鸟类危害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果树萌芽至开花期以及果实上色至成熟这两个时间段,其中前者主要以踩踏嫩枝危害为主,后者以啄食果实为主。
比如,对葡萄影响较大的鸟类,在南方是山雀、白头翁,在北方则是麻雀、灰喜鹊。葡萄被啄食后会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商品性降低,而且啄食部位容易造成病虫害的侵染,加剧危害。若啄食后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果园大面积减产,在严重的情况下,可减产 20%—30%,造成惨重损失。
化学驱鸟成为主要方式
鸟类危害到底有多大?据统计,全世界的各种鸟类在一年内可吞食 1500万吨粮食,这些粮食足以养活世界 9000 万人口。
山东汤普乐销售部部长陈熙百透露,按照驱鸟的方式分类,可分为物理方式驱鸟和化学物质驱鸟。农户在大田和果园常用的一些传统的如鞭炮惊鸟、防鸟网、稻草人、反光彩带、声带、田间插羽毛、电子驱鸟器、鹰状气球等驱鸟方式费时费功且效果不明显。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避免鸟类危害,以驱鸟剂为代表的化学物质驱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当下农户最省时且操作最简便的方式。
陈熙百表示,化学物质驱鸟就是使用驱鸟剂。驱鸟剂原理其实就是利用鸟类对某种物品产生味觉和嗅觉上生理学厌恶的机制,使其发生厌食反应和视障反应,在记忆期内逃离散发场所,从而达到驱赶鸟类的目的,不伤鸟不害鸟,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段又生表示,相比传统的驱鸟方式,化学驱鸟剂具有 6 大显著的优势
1.效果持久。化学驱鸟剂通常能够缓慢持久地释放出一种影响鸟类中枢神经系统或呼吸系统的特殊气味,使鸟类产生不适而远离目标区域。这种效果通常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可减少频繁操作。
2.作用范围广。化学驱鸟剂能够扩散到较大的范围,覆盖整个果园或农田,有效地防止鸟类侵扰。而物理驱鸟方法如反光膜、置物驱鸟等通常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
3.操作简便。化学驱鸟剂的使用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喷洒、涂抹或悬挂等方式轻松应用。而物理驱鸟方法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来设置和维护。
4.绿色环保。现代化学驱鸟剂多数采用绿色无公害生物型配方,对人畜环境绿色无公害。它们通过影响鸟类的神经系统或呼吸系统来达到驱鸟效果,而不是直接伤害鸟类。
5.适应性强。化学驱鸟剂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作物类型,包括大面积的果园、农田和露天仓库等。而物理驱鸟方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
6.成本效益高。虽然化学驱鸟剂的初期投资可能稍高,但由于其效果持久且作用范围广 ,长期来看成本效益更高。相比之下,物理驱鸟方法可能需要更多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刚性小赛道正火热

随着农业鸟害的持续加重,近两年驱鸟剂的市场需求也被进一步打开,成为企业在存量市场下争相布局竞逐的刚性增量小赛道,迎来蓬勃的发展。
属于农药管理范畴
驱鸟剂是什么?为规范驱鸟剂的健康发展, 2020 年 10月 26 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有关驱鸟剂定性问题的函。该函指出,根据我国的农药定义,驱鸟剂是用于农业生产,主要功能为驱赶鸟类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属于农药。对于该类驱鸟剂产品,其标签标注用途为防止鸟鼠兔禽咬种子、幼苗、果实,采用喷雾、拌种、撒施等方式用于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生产,应当界定为农药,按《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管理。
也就是说,驱鸟剂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来驱赶鸟类的制剂。这种制剂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公共场所,以减少鸟类对农作物、树木和设施的损害。
据陈熙百介绍,具体来看驱鸟的作用机理有3个:
1.视觉驱避 :主要是以反光颜色及其他物体警戒来示警,让鸟不敢啄食。
2.气味驱避 :是以鸟类厌恶的气味挥发来驱赶鸟类,喷雾在作物上或拌在种子上,或者使用吊瓶、撒在地上缓释气味,使其味道弥漫开来,让鸟类远离,更不用说去吃了。
3.味觉驱避:有些鸟,对视觉与嗅觉不敏感,如取食使用过驱鸟剂的果实或种子,会产生如恶心、难受、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产生记忆,认为这个东西不能吃,吃了会不好受,下次就不再来吃了,这就是条件反射。
颗粒驱鸟剂、水剂喷雾驱鸟剂、膏状驱鸟剂、超浓缩微胶囊缓释片是目前驱鸟剂产品的主要剂型。在使用方法上,颗粒、超浓缩缓释片驱鸟剂可以在小棵作物撒布或放堆,高棵作物用纱布等包颗粒悬挂使用 ;水剂喷雾可以兑水零星喷雾或拌种 ;膏状可以涂抹使用。
据王学岩介绍,喷雾、悬挂是目前农户最常用的驱鸟剂使用方法。种子发芽期基本上都在一周或 10 天左右,只要过了芽期就会渡过难关,这个时候就可以喷雾,一喷雾器的用水量均匀喷雾,就可以达到一周的持效期 ;果树的结果期都比较漫长,果树高,就要把驱鸟剂稀释,分装到瓶子里,瓶子上扎洞,每棵树上挂一个,基本上 10 天左右水就干了,再加水,加水不加药,继续有效;而低矮作物田,高度 1 米以下的作物,可以稀释过后放置在田埂上,根据鸟的数量多少间隔放置,采用交叉原则,依然可以用很久,好一些的产品持效期都可以达到25 天。
目前市场上的驱鸟剂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天然香料如樟脑油,通过缓慢持久地释放出一种影响禽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特殊清香气味,使鸟雀闻后即会飞走;再如邻氨基苯甲酸甲脂、肉桂醛的组合,对驱鸟有奇效。而农药产品如丁硫克百威等,利用动物及其生物衍生的活性成分,通过刺激鸟类的嗅觉和味觉达到驱鸟效果。
市场容量快速增长
国内外驱鸟剂到底有着多大的市场容量?根据阿谱尔(APO)的统计及预测,全球驱鸟剂市场将以 3.6% 的年复合增长率,从 2021 年的 3.2 亿美元增至 2028 年的 4.2 亿美元。全球驱鸟剂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等经济和农业技术发达、生态良好的地区。随着经济、科技和生态保护的发展,亚太地区的“禽类与人类”的矛盾日益凸显。
那么,国内驱鸟剂市场目前到底有多大?郑氏化工市场部产品经理张延峰表示,国内驱鸟剂市场容量尚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字,但我国春玉米种植面积 430 多万亩,食用向日葵 900 多万亩,直播稻 6000 多万亩,西瓜2200 多万亩,高粱 760 多万亩,葡萄 1200多万亩,仅以上作物的种植面积就达 1.1 亿亩次。如果每亩按照 5 元驱鸟费用计算,就达到5.5 亿元。而实际市场容量,还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值,未来几年市场容量还将有一个快速的拉涨。也有业内人士说国内驱鸟剂市场容量在1.2 亿元左右,还有人说在 25 亿元左右,没有定论。

企业布局正当时
随着市场的火热,国内企业争相加码布局驱鸟剂这个赛道,产品也开始涌现。
河南地卫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涂小满表示,其实驱鸟剂一度是个“不起眼”的边缘市场,是个非常细分的小市场,在整个农药销售的占比非常微小。但随着鸟类对农业生产危害的加重、农户驱鸟意识的提高,驱鸟种衣剂已经成为刚需产品,逐步变成农药企业布局的热门赛道。
郑氏化工市场部产品经理张延峰也直言,驱鸟剂这两年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刚需且高频的增量市场,一个前景与“钱”景俱佳的增量市场,一个竞争尚不充分的蓝海市场,当下正是企业布局农业安全驱鸟市场的绝佳机遇期。
三江益农、苗博士、广西田园、郑氏化工、佳田化学(中国)、山东汤普乐、河南地卫士等国内企业都是这个赛道上的有力竞逐者。其中三江益农目前拥有 6 大驱鸟剂发明专利(2023 年成功取得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制备驱鸟剂中的应用、小檗碱或其盐的驱鸟应用、氨基酸在制备驱鸟剂中的应用、硫代三聚氰酸在制备驱鸟剂中的应用、噻唑硫酮在制备驱鸟剂中的应用、4,4′-二硫代二吗啉的驱鸟应用 6 大发明专利授权),潜心研究驱鸟剂 20 余年,建立起了国内首家“鸟类趋避技术”生测实验室。这标志着三江益农在驱鸟剂产品开发和技术迭代方面,具备了强劲的先发优势。
随着驱鸟剂热度的飙升,可以预见,入局这个赛道的企业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虽然说驱鸟剂这两年非常热,国内多家头部企业已经入局,但多数为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6大痛点亟待破解

任何一个火热赛道的背后都难避痛点,驱鸟剂行业也不例外。
随着驱鸟剂的火热,近两年不少企业竞相入局,发力驱鸟剂赛道。但与所有处于发展初期的行业一样,驱鸟剂行业也面临着不少痛点,诸如缺乏行业标准、产品发展严重滞后、持效期短、前期推广难度大、产品鱼龙混杂、缺乏针对性的升级等,亟待破解。对于推动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应从何处入手?从业人员对此又有哪些思考?
缺乏行业标准
没有行业标准是困扰驱鸟剂行业发展的最大痛点所在。
除 2020 年农业农村部发文给出了驱鸟剂的定义和划定属于农药管理范畴之外,至今国家没有对驱鸟剂制定行业规范,可以说在农药范畴里没有驱鸟剂的存在。所以目前依旧没有哪个企业取得驱鸟剂的农药登记证,也有个别企业使用拌种剂证件生产销售驱鸟剂,市面上的驱鸟剂都不太正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安全驱鸟不伤鸟,更好地解决农业与鸟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净化行业发展环境,助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驱鸟剂行业急需一个更加适合目前现状且更易操作的相关规章制度。
没有规章制度就会横生诸多乱象,驱鸟剂行业标准化势在必行。2024 年 5 月 11 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驱鸟剂发展研讨会,会议内容就是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驱鸟剂定性问题的函》(农办法函〔2020〕18 号)等有关规定,分析驱鸟剂生产、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研讨促进驱鸟剂发展措施建议。这无疑也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驱鸟剂标准化大幕已经拉开,相信将来一定会迎来实质性的突破。
产品发展严重滞后
近年来,国内的农业鸟害持续加重,但是相关驱鸟剂产品的发展却严重滞后。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门经理黄天强表示,目前在大田作物上通过种子处理是最经济高效的手段,已知的通过种子处理(种子包衣 / 拌种)可以驱鸟的农药成分主要有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福美双、毒死蜱等,这些成分都是正规登记的,但无一例外都对鸟类高毒。随着毒死蜱、克百威、丁硫克百威使用受到一定限制,部分企业推出了一些“非农药”的驱鸟产品。但2020 年 10 月 26 日农业农村部发文将驱鸟剂产品归为农药管理,这导致可候选的药剂比较少,也让企业在产品宣传和推广中束缚住了手脚。
较为尴尬的是,高毒农药淘汰后,现在常用的对鸟类安全无害的成分如肉桂醛、樟脑油、邻氨基甲酸甲酯等在我国并不属于农药成分,目前也并没有登记为驱鸟的农药产品。这样一来,反而让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等对鸟类高毒的种衣剂产品成了合规的农药产品在水稻和玉米区大量推广。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这些产品是正规的种衣剂,在鸟类保护区使用后造成鸟类死亡的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持效期短
持效期短是驱鸟剂产品的又一大痛点。
佳田化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玄表示,现在常用的肉桂醛、樟脑油、邻氨基甲酸甲酯等对鸟类安全无害的成分存在着挥发性强、易氧化的痛点,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类驱鸟剂的持效期。持效期短,长时间、大范围推广导致经销商和农户对驱鸟产品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
沂水县瑞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岩表示,经济作物区的瓜果蔬菜、大田作物区发芽期和成熟期作物,被鸟叨的数不胜数,所以驱鸟剂是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在寻找的产品。前些年的驱鸟剂很多就像人用药似的,玻璃瓶针剂的、塑料小瓶的零售一两块钱一支,一支一桶水喷雾使用,有点像是寻求心理安慰,顶多就是一两天的效果,甚至不管用。所以很多人提到驱鸟剂的时候是一种半信半疑甚至完全不信的感觉。毕竟,用过太多不管用,导致经销商对驱鸟剂产品有抵触心理,鲜少经销。
前期推广难度大
不可否认,随着鸟害的加重、经济损失的加大,农户尤其是一些大田、经作种植大户使用驱鸟剂的意识和频次在逐步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驱鸟剂已经被农户广泛接受。
一如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门经理黄天强所说,整体来说驱鸟剂还没有被农户广泛接受,再加上都是散户种植,出现了鸟害,多数还是会选择设置防鸟网、扎稻草人等传统的驱鸟方式,驱鸟剂应用场景还是偏窄,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产品的前期推广难度。因此农户和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教育和培育,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户使用驱鸟剂的意识,加深对驱鸟剂产品和科学施用方法的了解。
价格低廉的毒性成分驱鸟产品盛行,不利于安全环保的新产品进入市场。
产品鱼龙混杂
因为没有官方规章制度的监管,所以,现在市面上的驱鸟剂产品,多数缺乏相关成分说明,不完全正规,甚至一些低劣的产品充斥市场,有效成分、安全性、有效性都无从参考,导致产品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市场混乱。
例如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驱鸟方式是嗅觉驱鸟,它的缺点就是效果不稳定,持效期短 ;气味大,对人刺激大 ;产品多、杂、乱,产品效果参差不齐,多以炒作为主。在此背景下,一旦农户使用驱鸟剂不当引起药害时,易因无法界定其产品性质导致难以解决的纠纷。
其实,农业农村部发文明确驱鸟剂按《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管理,那么驱鸟剂生产厂家就要规范化生产,产品要有正规农药登记,并保证产品质量。另外,不要夸大产品效果,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作物和为害鸟类推广驱鸟剂。而农户在选用驱鸟剂时,要多看标签,选有正规农药登记,且有生产日期、二维码、使用说明等的产品。
缺乏针对性的升级
缺乏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现在很多销售驱鸟剂企业的一个痛点。
郑氏化工市场部产品经理张延峰表示,鸟类在不断进化,对企业来说要做好针对性的升级。例如,鸟类进化加快,驱鸟剂驱鸟效果在逐年变差。尤其是乌鸦,特别聪明,能分辨出没有拌到药剂的部分种子进行啄食,直至把种子啄空都不取食拌药的种子。驱鸟剂配方也需要针对抗性,不断升级。再如不同作物都有驱鸟需求,但是驱鸟时期差别很大,需要有针对性的配方和剂型。像春玉米需要通过拌种来进行苗期驱鸟 ;西瓜等作物坐瓜后就需要驱鸟,要求驱鸟剂最好是颗粒剂 ;果树上也有驱鸟需求,等果实成熟前摘袋后,最好通过挂香包等方式驱鸟 ;高粱收获前需要驱鸟,最好通过喷施来驱鸟。企业需要针对不同作物的驱鸟需求,来研制合适的配方和剂型。还有驱鸟剂产品对种子的驱鸟效果很好,但是有的产品对幼苗的保护作用不是很好,后市也需要升级。

势能是上量底层逻辑

上量,是所有驱鸟剂厂商的终极目标,也是支撑这个行业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底层逻辑所在。但是相比传统农药,相对小众的驱鸟剂的上量是有难度的。那么,驱鸟剂产品应如何打开市场,实现上量,进而打造大单品和品牌呢?
市场破局,需坚持长期主义
郑氏化工市场部产品经理张延峰表示,驱鸟剂本身就是小众产品,企业要想实现快速上量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
一是要有质量过硬的驱鸟剂产品和核心专利技术。现在驱鸟剂市场产品鱼龙混杂,各式各样的驱鸟剂让人眼花缭乱。但是能长久地存活下去的产品,一定是质量过硬、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
二是要有强大的渠道和营销队伍。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营销渠道、好的推广队伍。像郑氏化工拥有 200 多人的推广团队,每年开上千场推广会,这些动作对于产品的快速上量都是必需的。
三是坚持不懈地重复做推广。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每个销售人员坚持不懈地做地推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推广,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让产品快速占据用户的心智,才能快速地上量。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门经理黄天强认为,驱鸟剂上量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循序渐进。首先驱鸟剂产品要贴合市场的需求,要优质,要能适用于多种鸟类的应用场景 ;其次是要因地制宜地推广,线下和线上结合宣传双轮驱动 ;最后就是产品性价比要高,在同样的价格区间提供综合更多功能的产品。
而在佳田化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玄看来,企业要想实现驱鸟剂产品上量,第一,要具备研发过硬的产品 :高效、持效,真正解决农户问题 ;安全、环保,响应国家发展方向。第二,要明确产品定位和应用技术。第三,要选择理念相同、资源匹配的推广型渠道。第四,要灵活应用新型宣传推广模式:体验式展示、线上线下宣传。
综合以上三家企业的上量模式,不难发现,虽各有千秋,但严守质量、紧盯效果、强化技术、新营销方式 4 大核心要素是共性所在,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就是“势能”,要长期坚守。
现在量产推向市场和田间的驱鸟剂产品不算少,但是还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尚未有 “明星”产品和品牌出现。所以这个赛道上还算不上拥挤,还不存在所谓的“霸主”。未来企业要想打造驱鸟剂大单品和品牌,还是要深入研究驱鸟剂的应用价值,减少用药量,提高药效。同时要持续升级产品,加快产品迭代,加大产品的试验示范广度,做好技术服务,让更多的农户看到实效,进而得到农户对产品的认可,对品牌的认可。
除此之外,不同于传统农药品种市场推广和营销的高举高打策略,驱鸟剂是小众产品,市场破局、上量、树品牌,更要坚持长期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捷径可循。更多时候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团队、营销、技术服务一个都不能少,潜移默化地对市场精耕细作,产品、品牌才会逐步深入人心,进而形成燎原之势,实现上量。

安全、环保、高效、便捷是趋势
未来驱鸟剂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谢玄指出,未来驱鸟剂产品第一是要安全环保,对鸟和农田生物安全;第二是要高效,要能全面解决鸟害问题;第三是要使用方便、省工省力;第四是要在驱鸟的同时防治病虫害并兼具作物营养功能。
黄天强则强调未来驱鸟剂产品首先要成分环保,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友好 ;其次要综合抗虫抗病抗逆驱鸟等功能的高度集成 ;最后就是要使用便捷,节省人力物力。
张延峰表示,驱鸟剂要使用方便,持效期长 ;使用方法既可拌种,也可撒施,省工省时 ;还有就是要低毒无残留,水果和酿酒高粱等作物,残留需要达标,要绿色环保 ;最后要登记为合规的驱鸟产品(目前没有一个产品用途登记为驱鸟)。
其实要做到安全、环保驱鸟,很不容易,这也要求未来的驱鸟剂大单品至少需要具备专利、登记和服务这三个优势。

小赛道,蕴藏大商机。随着农业鸟害的常态化,驱鸟剂这个刚性小赛道注定会成为企业破卷突围,获取新增量的风口。

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赛道,这是一个竞争还不充分、还没有变得拥挤的蓝海市场。掘金的核心在于要科学、合规、合法进行农业驱鸟。企业要潜心输出更优质高效的产品,配置更专业的应用技术和系统的解决方案,在价值中做增量。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欢迎投稿,留言联系小编。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