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标准官网 登录  |  注册
弘扬科学家精神|致敬中国农药奠基人、沈阳院原总工程师张少铭先生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标准官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为深入学习践行新时代中国中化“精气神”,大力弘扬沈阳院国旗红科研文化和“三真”科研作风,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沈阳院推出“致敬沈阳院科研前辈”系列宣传活动,展示院内老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激励全院员工向老科学家们学习,为建设中国中化化工过程技术研究院努力奋斗!



沈阳院科研前辈——张少铭





张少铭(1908.05 -1997.03)原名张维新,曾用名张应泰。1908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曾任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农药学会理事、中国植保学会理事、农牧渔业部农药鉴定委员会委员、《化工学报》编辑、《农药译丛》编委会副主任等职。


无私奉献——满腔赤诚报国情

张少铭同志1929年东渡日本求学。“九·一八”事变后激于爱国义愤,弃学回国。回国后欲插班上海同济大学继续学习,因国民党政府的刁难,未能如愿,不得已重回日本。1936年从东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考取本校研究院研究生。“七七事变”后再度辍学回国。为避免日伪上门纠缠,在青岛隐姓埋名,闭门读书。八年中虽然不断有人劝说,但始终坚守节操,不任伪事。后曾与著名进步作家王统照相商,同去延安投奔革命,终因处境险恶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抗战胜利后,被聘为国民党政府鲁豫晋区敌伪产业处化工组技专员。后又任技术股长、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局德侨产业清理处青岛维新化学厂工务科长、厂长等职。解放前夕,组织全厂工人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护厂斗争,使工厂完整无缺地回到人民怀抱。
张少铭同志一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上不断积极进取,工作中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0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张少铭同志支持夫人将一处楼房和全部金银首饰捐献给国家购买飞机大炮,并送一子一女参军。1955年因工作调转离开青岛时,又将剩余的五处房产全部交公。还高兴地对组织说:“我的前几代给我留下的包袱,终于在政府的帮助下丢掉了。从此我可以轻装上阵,为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献出毕生力量了!”

石洛侯黄金印

西汉 (前206-8年)

传山东省日照市出土

高1.8厘米,边长2.4厘米

1959年张少铭先生 捐赠


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张少铭同志又将家藏古物中四件价值连城的稀有珍品:西周时代召伯虎簋、公务人簋盖、西汉石洛侯黄金印、金朝山东东路铜钞版等献给国家。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为此专门签发了奖状。这几件稀世之宝现仍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1年初,张少铭同志又将收藏多年的七百二十九册古籍善本及文史工具书、二十九幅字画、六十五件铜器、一千四百零九枚古钱、一百三十五方石章、二十一件玉器无偿地赠送给辽宁省图书馆和辽宁省博物馆。



勤奋忘我——呕心沥血搞科研

放后,留任青岛维新化学厂(后改名染料厂)厂长,曾被选为青岛市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调至沈阳化工研究院。历任实验工厂副厂长、总工办主任、院办主任、农药研究室主任、院总工程师等职。1983年8月退居二线。曾被选为沈阳市铁西区人民代表、辽宁省人民代表、辽宁省民盟常委、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及民盟辽宁省委顾问。

东北化工局研究实验室

重工业部沈阳化工综合研究所旧址

农药五室旧址



解放后,留任青岛维新化学厂(后改名染料厂)厂长,曾被选为青岛市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调至沈阳化工研究院。1956年,张少铭同志加入民盟。1957年11月2日,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历任实验工厂副厂长、总工办主任、院办主任、农药研究室主任、院总工程师等职。1983年8月退居二线。曾被选为沈阳市铁西区人民代表、辽宁省人民代表、辽宁省民盟常委、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及民盟辽宁省委顾问。

青岛维新化学厂旧址(后改名染料厂)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做贡献





























多年来,张少铭同志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长期从事农药合成研究,孜孜不倦地探索创新,不断取得成果,是国内农药研究方面的专家。
内吸杀菌剂—多菌灵
防治:小麦赤霉病

年产量5000吨

产值1亿元以上。

1970年,张少铭同志试制成功了内吸杀菌剂“多菌灵”。该产品对防治小麦赤霉病等有显著效果。1974年通过了化工部鉴定。这项产品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很好,70年代初,该药在北京双桥农药厂和江苏吴县农药厂投入生产。当时,浙江、江苏小麦赤霉病大面积发生,江苏试用多菌灵,仅一季就挽回小麦损失15万千克。多菌灵因此一举成名,供不应求。该农药使用至今,经久不衰,生产工厂已发展到黑龙江、上海、江苏、山东、广东、浙江、湖北等省、市,共15家,年产量超过5000吨,产值1亿元以上,除供国内使用外,出口量也很大,为国家创收大量外汇。是目前我国有机杀菌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该产品的研制成功,比联邦德国同类产品早两年。
在“多菌灵”研制成功的同时,还研制出了 “多菌灵二号”。该产品对杀死柞蚕寄生线虫有特殊效果。1982年10月与辽宁省丹东市柞蚕研究所同获国家创造发明三等奖。
此外,经张少铭同志合成的农药品种还有“敌克松”、“田安”等。
在研制农药品种的同时,张少铭同志还在各种刊物上陆续发表了不少论著。主要有:
1. “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研究”(《农药》1973年第1期)
2.“内吸性杀菌剂的传导和作用机制”(《石油化工科技资料》1973年第3期)
3.“国内外农药发展动态”(《学术报告情报资料》1977年)
4.“内吸性杀菌剂药效,毒性及代谢残留”(《环境科学》1978年第6期。本篇已被摘入美国《化学文摘》9 2卷(3)16704(1980))
张少铭同志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对我国化学工业所作的贡献,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曾多次被评为沈阳化工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并被院党委命名为“人老志坚的工程师”。两次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化工局和辽宁省先进工作者。1978年被授予石油化工部“学铁人标兵”奖状,同年被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先进工作者奖状。
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各种各样的荣誉,张少铭同志并没有居功自傲,他仍然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为党兢兢业业地工作。在退居二线以后,仍壮心不已,主动要求再带一名研究生,留在实验室继续攻关。他说:“如果攻不下棉花枯萎这个世界性难治病害关,我就是死也不能瞑目!”
让我们一起向老科学家学习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懈的创新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向老科学家致敬!
来源:沈阳化工研究院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