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标准官网 登录  |  注册
委员提案|李宝聚:三农领域短视频、粮经轮作、设施蔬菜病害、盐碱地、基层农技推广、农机鉴定…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标准官网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就如何让“三农”领域短视频持续健康发展、粮经轮作、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盐碱地科学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机鉴定等话题接受记者访问。

李宝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提案|李宝聚:

“三农”短视频创作者应当实名且职业认证!



在互联网无远弗届的时代,不论多偏远的山村乡野,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连通世界。而手机也成为乡村的“新农具”,沟通、购物、销售,农民用手机了解世界,也展示自身。尤其是关于三农主题的短视频,用户群日益扩大。与此同时,方兴未艾的三农短视频,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内容低俗、审核机制不健全等。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表示,三农短视频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意义重大,他建议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激励政策等方式,鼓励和推动三农短视频生产,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劲的助力。


记者:你为何会关注三农短视频的问题?

李宝聚:作为科研人员,我们同时也一直在做科普工作,而短视频作为当前最便捷的传播方式之一,工作中必然会经常接触。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三农短视频的生产、传播在快速增长,以某短视频平台为例,该平台2023年全年中,共有10.2亿个三农视频,获赞530亿次。其中仅农技视频产出就有2778万个,总播放量达1206.2亿次。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出现了一些缺乏责任感、过度追求利益的内容。一些博主可能并非真正的专家或农民,他们加入这个行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关注度和盈利,由此传播了不良信息,影响观众学习,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记者:短视频创作者鱼龙混杂,你认为应该如何对不良作品进行约束?

李宝聚:建议平台设立创作者认证制度,要求创作者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创作者进行实名认证。这一举措有助于筛选出具有创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创作者,同时,实名认证也有助于加强对创作者的管理,保障平台的良好运行。


其次,平台应与国家机关、研究机构、企业等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短视频创作者与行业资源的整合,提高创作者的专业素养。同时平台也可以继续推出帮扶措施,对创作者提供知识授课、参观学习机会以及技能培训,提升创作群体的创作能力和创作素养。


此外,建立完善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对创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设立明确的评价标准,要求创作者遵循道德和法律规定,尊重事实,不得传播虚假信息、误导观众。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平台应对创作者予以严肃处理。 


记者:你自身做科普短视频是否遇到过问题?

李宝聚:确实遇到过一些问题,比如在科普中,一些专业名词却被认定为敏感词,致使传播受限。据我们调研,互联网行业普遍采用“人工+AI算法机器人”的方式进行审核,由于人工审核工作具有较强主观性,在内容审核中,依旧存在无法完全保证审核精准性与客观性的情况,限制了一些行业短视频的发展。直播和视频审核中“一刀切”的问题突出,举例来说,农业植保类的内容,违禁词中包含细菌、真菌以及微生物名称,若直播和视频包含违禁词,将导致整个账号降权并不予推流,致使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推荐的专业知识,无法触达受益人群。 


记者: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宝聚: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在内容监管审核层面任重道远,唯有政策、平台、用户三方联动,才能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短视频平台视频审核机制。首先,短视频平台间要互联互通,打破审核技术壁垒,进行技术升级与复审机制共建,实现精准审核。其次,优化监管机制,平台可以为有资质的专家账号开通“白名单”,通过平台官方审核获得“白名单”的账号,拥有更高的权威性和信任度,解决因平台监管导致的优质视频内容传播受限的问题。同时引入举报、投诉和其他负面评价机制,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提升用户自律,借助广大用户的力量,收集良好的监管制度改进建议。 


记者:当前农业科普短视频发展的情况如何?

李宝聚:现在确实有许多科技人员致力于科普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广受欢迎的博主及内容,但高质量科普作品的推广和传播仍然面临困难。科学家和专家发布的关于农业生产、植保和科普等方面的内容,往往无法让广大农民真正受益。在传播过程中,创作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视频的传播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的扶持,而受众的观看意愿和创作者的传播愿望,也受到平台算法的制约。此外,优质内容并不总是能吸引到足够的观看流量,有时反而是一些猎奇或低俗的内容,能够获得更高的流量,从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记者: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李宝聚:首先,平台应对优质、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三农短视频,进行更大力度的推荐,设立奖励机制,对具备优质创作能力的账号给予流量扶持,帮助其提高曝光度,促进优质内容传播。也可以与各大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展开合作,将优质作品推广到更多平台,扩大其传播范围,以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可以设立专门的三农专家频道,并对认证的三农专家账号进行标注,允许其视频内容中使用专业性术语,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提高其视频的可信度、专业性和权威性。此举有助于农民更加信任和接受平台上的技术指导,从而提高视频的传播效果,增加用户黏性。


此外,鼓励优秀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围绕农业技术、政策解读、市场分析等主题举办线上直播科普活动,通过与更多用户互动,扩大其影响力,这既有助于农民提高生产技能水平,又有助于推广优质农产品,解决产品滞销问题。



委员提案|李宝聚:

促进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更快助力农民增收



案例:粮经轮作助力农民增收

轮作套种是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宝聚表示,我国人口多,可利用的耕地少,小田块较多,在基本农田上有序进行轮作套种,一方面改善耕地质量,保持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中的病菌病虫害数量,是实现提高单产、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养殖畜禽等动物,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效益,是长期实现农产品保供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宿羊山镇的调研中发现,当地有8万亩的农田,7.9万亩是夏秋茬玉米与冬春茬大蒜的轮作,农民精心呵护土地,既保证了玉米的亩产,又保证了农民每亩地8500元左右的纯收入,其中玉米500元,大蒜8000元,当地农民种植粮食与大蒜的积极性很高。”李宝聚说,“再如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采用玉米-豌豆轮作的模式,四月份播种玉米,八月份采收玉米后播种豌豆。全县这种模式种植面积有4万亩地,玉米亩产量600-800公斤,均价3元每公斤,产值1800-2400元亩,人工成本高,每亩地挣800元以内。豌豆亩产量600-800公斤,均价8元每公斤,亩产值4800-6400元,成本400-600元,每亩能挣4400-5800元。在我国稻区,稻蟹、稻虾、稻鱼等种养殖结合的模式,更受农民的欢迎。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国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困境:政策理解、科技支撑不足

如何实现有序有效的粮经轮作,尤其在基本农田中,如何让农民获得更高收入的同时,又能更好保障粮食安全?在调研中,李宝聚发现,当前仍有许多困难待解。


正确处理耕地“非粮化”与“粮经轮作”的关系,是基本农田中实现粮经轮作的基础,李宝聚说,“严格实施耕地利用保护,确保良田粮用,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是非常正确的决策。但一些地方,对耕地‘非粮化’政策理解不准确,基本农田上,除了主粮作物如小麦、稻谷、玉米等,不允许种植经济作物或养殖经济动物,大大影响农民种地、养地的积极性。”


合理的粮经轮作,需要更完善的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李宝聚介绍,“一些地方缺乏轮作套种的科学规划,对轮作的经济作物市场预测不准,尽管采取了轮作方式,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益,没有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在轮作中,缺乏科学轮作套种的技术指导,种植的种类不对路,管理不到位,产量不高,品质不好。同样很难起到助农增收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尤其是基本农田,未来将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李宝聚介绍,“在基本农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轮作的经济作物对农田的特殊需求。但目前能做到的并不多。”


改变:政策技术多方引导

如何让粮经轮作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让农民在现代种植中获得更多收益?李宝聚认为,应在政策、技术、产业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打造更好的农业产业模式。


“目前,在基本农田上,是否可以轮作套种经济作物、养殖经济动物,各地规定差别很大。政策在全国应基本保持一致性,应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加大粮经轮作产业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粮经轮作套种工作纳入政府督查激励、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李宝聚说,“其次,科学规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经济动物轮作套种养的模式,在保证粮食生产与土壤健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的作用。”


现代农业中,科技的力量越来越重要,合理的粮经轮作,同样需要科技支撑,李宝聚说,“要抓好粮经轮作科技攻关,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如通过国家设立科技专项,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的作用,集中国家种养殖产业的科技优势力量,解决轮作套种过程中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


种出来还要卖出去,才能真正变成农民的收入,对此,李宝聚建议,“各地应形成针对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经济动物的生产和市场体系,保证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种(养)得出,卖得出去,农民实实在在有效益。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升产业整体效益。支持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市场影响和吸引力,以品牌溢价推动产业增效。”




委员提案|李宝聚:

对参与治理盐碱地的企业农户等进行补贴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实施盐碱地和戈壁等非耕地综合利用、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李宝聚表示,我国盐碱地和非耕地综合改造利用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几代人的努力,黄泛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粮仓。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是戈壁农业的发源地,也是戈壁农业的主战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率先探索在戈壁荒滩上建设日光温室,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发酵有机基质,结合滴灌节水灌溉技术,让沉睡千年的戈壁荒滩变废为宝,焕发生机,成为绿色果蔬生产的天然基地。


李宝聚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在盐碱地和戈壁等非耕地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规划引导不到位,盲目发展问题突出;科技创新不足,盐碱地和戈壁设施农业专用品种缺乏;产业链条不完整,生产和流通保障措施不完善;政策扶持引导不够,缺乏发展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以推进政策支持和强化科技支撑为抓手,推动盐碱地、戈壁改造利用向产业化、生态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构建现代盐碱地、戈壁科学利用新格局,李宝聚提出五条建议:


一是全面摸清盐碱地和戈壁资源状况,把基础工作打牢。对盐碱地、戈壁的分布、面积、类型、盐分含量、地下水质量和土壤质地等关键参数进行全面调查,评估不同区域利用潜力和限制因素。


二是搞好顶层设计,研究编制盐碱地、戈壁等非耕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明确盐碱地和戈壁利用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确保目标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相衔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制定改造利用方案,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三是分类施策,分区分类开展盐碱及戈壁等非耕地治理改良。根据所在区域的地域特点、土地利用类型、社会经济条件分区、分类制定利用策略。


四是加快选育适合盐碱地和戈壁设施发展的特色品种,大力推广盐碱地和戈壁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针对盐碱地和戈壁的特定环境,选育耐盐性强、生长表现优异的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品种,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和戈壁的土壤质地,使其更适合作物生长,重度盐碱条件下与基质栽培相结合,提高改良技术的适应性。


五是制定支持盐碱地和戈壁设施化利用的财政金融政策,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整合现有政策,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第一,制定财政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对参与治理、利用的企业、农户和科研机构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提高参与积极性。第二,制定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机构加大对盐碱地和戈壁综合利用项目的信贷支持,推动保险机构开展盐碱地和戈壁等非耕地综合利用相关保险业务,为治理提供风险保障。第三,强化资金要素保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格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确保财政金融政策有效实施和资金的安全使用。



委员提案|李宝聚:

保证居民餐桌上有充足、优质的蔬菜



“作为一名从事蔬菜病害防控研究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找到应对各类蔬菜病害的解决方案,保证居民餐桌上有充足、优质的蔬菜,是我的职责。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规模大,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约三分之一是通过设施生产的。前些年,细菌性流胶病在我国设施黄瓜产区一度流行,这个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已知的细菌病害被动传播方式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经过不断科研攻关,我们团队揭示了气溶胶是这类植物病原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并提出病害防控的创新性理论:将传统的“白天植株喷雾施药”发展为“傍晚立体空间施药”。新的施药方法省时省力,还解决了以往阴雨天无法施药的问题。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我们设计生产了精量电动弥粉机和一系列生物农药微粉剂产品。一年来,我们在设施蔬菜病害轻简化防控的重大技术难题上有了重要突破,弥粉法施药技术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截至2023年,我们的成果应用面积达到了设施蔬菜主产区栽培面积的65%,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30%以上。可以自豪地说,农业科技为国家蔬菜稳产保供、守护群众“菜篮子”实实在在出了力。


千千万万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致力于提升耕地质量、进行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生产亟须的自主优良品种、研发配套的绿色生产技术并示范推广……尽管大家的研究领域不同,但目标一致——为国家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做好科技支撑。未来,我们要加快推进重大原创科技创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为守好大国粮仓作出应有贡献。



委员提案|李宝聚:

制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聘办法



“农为邦本,技乃先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关系农业的兴衰,农村的繁荣,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李宝聚说,过去十年,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在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技术普及与应用、综合栽培技术推广以及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一段时期以来,因对其地位作用的认识有所模糊,各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受到不同程度削弱。


他举例称,一是基层推广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难履职”,工作弱化虚化的现象突出。不少地区基层农技人员中实际在编在岗人员仅不足30%,大量推广人员被指派承担统计、维稳等政务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难以保障,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明显削弱。


二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低下,进人难、晋职难造成队伍青黄不接。受地方财政等因素影响,乡镇一级推广机构则是由于工资待遇较低、职务晋升空间小,高级职称指标少、评聘难的问题长期存在,多年未招录到大学生等高素质人员,队伍将进入青黄不接的态势。


三是基层推广机构条件保障捉襟见肘、“断炊断腿”下不了乡。目前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仍普遍缺乏工作经费,仅有的经费只能保障基本运转,开展试验示范、检验检测、技术培训、下乡服务的费用和设施设备等严重不足。


四是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存在农技老师教不了农民学生现象。当前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机会少,人员更新较慢,知识过于陈旧,在经济作物、特色产业方面的知识储备、技术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种养大户技术、信息及品牌策划等方面的需求。


为此,李宝聚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突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落实“回归主业”的要求,依据《农业技术推广法》,积极推动国务院和各级出台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晰新时期农技推广的职能定位。将稳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考核,保持现有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数量稳定。


第二,匹配履职要求,配套相关措施,解决好“人难进”的问题,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制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聘办法,明确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只有在岗服务才能享受高级职称待遇,高级职称固定在本岗位使用,不随人员调动而调整。增设高级职称数量指标,畅通申报渠道,拓展乡镇农技人员发展空间,引导高水平农技人员稳定在县乡农技推广岗位工作。


第三,立足运转需求,加强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解决好“下不去”的问题。准确把握地区和行业间的差异,推动各地根据农技推广服务实际需求,加强农技推广工作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启动新一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配备必要下乡交通工具、信息化服务装备、农产品质量安全设备,改善提升咨询服务场所条件。


第四,紧盯农民需要,提升人员素质,解决好“干不了”的问题。推广“三定向”人才进入机制。总结湖南、山东等省“定向招生、定制培养、定向就业”进人经验,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进人难和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以县乡两级在岗在编农技推广人员为主体,遴选技术骨干,每年开展专业培训和集中实训,实现个性化培养和精准管理。



委员提案|李宝聚:

缩短农机鉴定周期,制定临时鉴定指南



解决我国农业人口多和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主要出路在于机械化。李宝聚表示,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目前,全国农机总动力已经达到10.56亿千瓦,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7%,农机装备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广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同时,李宝聚指出,当前农机鉴定流程繁琐、周期长,严重制约了农机的推广与应用。特别是一些急需适用的农机具,如节水灌溉设备、智能农业装备、新型植保装备等,由于鉴定流程不畅,往往不能及时投入生产使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问题:鉴定流程繁琐;鉴定机构不足,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法规和政策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农机鉴定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模糊之处;新型农机装备缺少鉴定路径,因市场需求和农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因缺少国家标准或者鉴定依据导致新型农机装备缺少鉴定路径,影响了新型农机研发的积极性。


为此,李宝聚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简化鉴定流程,对急需适用的农机具,或者市场上推广量较大,但缺少鉴定依据的新型农机具,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提高鉴定效率。


二是缩短鉴定周期,对现有的农机鉴定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合并重复步骤。研发和推广适用于农机鉴定的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鉴定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缩短鉴定周期。


三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急需适用的农机具,组建由专家、技术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组成的快速响应团队,确保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农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便能够快速理解和评估新型农机。制定临时鉴定指南,在缺乏正式鉴定依据的情况下,基于现有技术、行业惯例和专家意见制定临时鉴定指南或标准,在快速鉴定情况下确保新型农机的基本安全性和性能。


四是加强技术支持,研发先进的农机检测设备和仪器,提高测试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开发自动化测试、遥感监测等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鉴定效率。加强与国际先进农机鉴定结构的合作与交流,引入成熟的新型农机鉴定技术和经验,促进国内农机行业合作与协作。


来源:澎湃新闻、光明网、农资传媒等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